联合会专区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统计信息 > 正文

政策效能释放供需恢复 物流升级助力降本增效 ——2025年一季度物流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29 10:40:35 科技信息部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2025年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延续温和复苏态势,供应链上下游恢复基础进一步巩固,物流运行开局稳中向好,需求结构持续优化,供给服务量质齐升,社会物流成本有所回落。但受外部环境复杂性等因素影响,下阶段仍需深化多业融合、强化物流转型升级,协同推进供应链运行稳定性提升。

一、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实施,物流有效供需稳步扩大

(一)物流需求稳步回升,结构优化特征显著

2025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1.0万亿元,同比增长5.7%,且增速持续快于同期GDP水平,显示社会物流需求韧性持续增强、开局运行稳定向好。单位GDP物流需求系数(社会物流总额与GDP的比率)保持在2.9,系数水平保持基本稳定,表明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依然稳固,为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保障。从长期来看,系数水平稳中有降反映出物流需求在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大背景下正加速向高质量、集约化升级,以更低物流资源消耗支撑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发展特征逐步凸显。

从增长速度看,一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3月份当月同比增长6.9%。从结构看,随着国民经济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物流需求结构整体改善,新引擎拉动作用逐步显现。一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超过8成,同比增长5.9%,仍是物流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新业态升级、绿色发展理念带动下,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5.8%,延续上年以来的两位数高速增长态势,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延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二者合计占比超过6%,呈稳步提升态势,显示绿色循环、数字化驱动的新型物流需求增长引擎正在稳步培育。也要看到,受到季节性因素、部分领域进口货物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5.1%,仍延续1-2月份回落走势,但降幅有所收窄。

(二)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创新驱动与内生动力协同发力

政策整体效能持续显现。以"两重""两新"为代表的增量政策加力扩围,支持力度更大、范围更广。"两重"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建设提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比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带动建筑材料相关的非金属矿物制品物流、能源基础相关的采矿物流均有所改善。3月份非金属矿物制品物流由下降转为增长0.9%,一季度采矿相关物流增速比1-2月份提高1.9个百分点。"两新"持续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相关物流需求持续向好,一季度工业物流领域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相关物流需求同比分别增长9.4%、4.1%;一季度商贸物流领域的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相关物流需求增长均在20%左右,3月份汽车零售相关物流需求由1-2月份下降转为增长5.5%。

内需潜力物流需求持续释放。新业态、乡村促销费等举措推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消费领域物流需求稳步恢复。从新业态来看,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兴电商模式发展势头不减,有效激发了线上消费活力,推动线上消费物流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7%,增速比1-2月份提升0.7个百分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达到24.0%,环比提高1.7个百分点,线上消费在整体消费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从城乡范围来看,随着县域商业配送建设不断推进,农村消费物流需求活力有所增强。3月份,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升至125.7点,显著回升5.3点。多数区域农村业务量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进口来看,在生产与消费稳定带动下,重点品类进口物流量总体稳定,其中,机床、集成电路等中间品进口量增长23.8%、8.1%,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干鲜瓜果及坚果等民生消费品进口物流量增长7.7%和5.2%。

绿色创新等新质领域引领物流需求转型。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扩围扩容,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需求同步增长。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一季度以来家电金属再生资源、汽车拆解、船舶拆解,以及再生钢铁的回收、加工等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物流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多领域增速超过10%。

二、物流供给量质升级,单位物流成本稳中有降

一季度,物流业总收入3.3万亿,同比增长5.0%,增速比1-2月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0.1个百分点。3月份,物流业景气中的业务总量指数为51.5%,环比回升2.2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邮政快递业等细分领域回升幅度较大。物流规模增长与质量优化在多领域、多维度协同推进,韧性支撑社会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升。

一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4.5万亿元,同比增长4.7%。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1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今年以来在经济发展方式升级加速、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宏观政策加力实施等因素综合推动下,我国物流成本水平呈现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结构优化驱动物流需求提质。一季度以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注入新动能。以占八成以上的工业品物流为例,其中装备制造比重提升至33.7%,高技术制造占比15.7%,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单位产值物流需求更趋集约化、高质量化。在此基础上,配套"新三样"等智能产业的跨境国际物流同步快速发展,推动国际供应链运行更趋稳定。一季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4200列,货量基本稳定;中亚班列累计开行3582列,同比增长25.5%。航空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1.7%,其中国际航线增长仍超过20%。

供应链物流方式创新降本提效。随着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产成品存货增速回升,多数领域进入补库存阶段。在此背景下,相关的供应链服务需求呈现较快增长。一季度,重点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合同订单量同比增幅超20%,旨在通过集采集配、统仓统配等供应链创新方式,压缩装卸搬运环节,提高货物周转效率。一季度仓储费用中的装卸搬运占比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3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中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4.5%,较上月回升8.2个百分点,仓储物流效率稳中有升。

组织物流模式优化协同提升效率。一季度,重点调查数据显示物流企业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增速达25%,通过整合仓储、运输、配送、信息管理等环节的一体化组织服务模式,业务量增势明显。铁路数据显示,一季度铁水联运集装箱发送量同比增长19.4%。"一站式"的协同联运服务模式深化扩容。通过整合资源、打破环节壁垒和提升全链路效率,已成为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发展趋势。

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深化物流运输结构调整。一季度,重点物流领域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码,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5.9%,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三峡水运新通道、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稳步推进,铁路与港口协同效能凸显。基础设施衔接水平改善推动大宗商品"公转铁"等项目有效实施,一季度国家铁路完成煤炭等运输2201万吨,64个"公转铁"项目全面落地,助力运输结构调整持续深化。

三、物流服务价格震荡趋稳,微观主体经营边际改善

(一)物流供需波动性增大,服务价格涨跌互现

一季度物流业服务价格总体仍处于低位,多数价格水平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进入3月份,多数领域随着春节假期的短期冲击消退叠加政策红利,复苏动力有所增强。海运市场方面,煤炭、矿石等大宗商品物流需求阶段性趋升,支撑散货运输量价齐升。3月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月平均值为1051.30点,环比回升12.2%。受外贸市场需求波动、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集装箱运输呈波动趋缓,3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月平均值为1165.58点,环比回落13.2%。公路运输方面,3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4.7点,一季度以来指数持续位于较好区间,节后供需两端持续改善,运价水平基本稳定。快递速运方面,3月份快递服务单票平均价格环比回升2.6%,相较春节期间价格略有恢复,但行业服务价格整体依然承压,一季度平均水平仍处于下降通道。

(二)物流企业业务增长稳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物流企业在相关政策带动下,业务量、业务收入增势较为稳定,同时精益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有所改善。重点调查数据显示,一季度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增速比1-2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企业积极通过产业链协同、跨境布局等手段挖掘增量需求。在业务推进的同时,多数领域企业通过智能化手段、管理升级等措施持续推动降本增效,降低企业自身管理成本,一季度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比1-2月份回落0.5元,收入利润率水平仍保持3%左右基本稳定。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快速升温,叠加国内结构转型迫切均对物流发展提出挑战。物流微观主体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数量庞大的中小物流企业经营比较困难,资金周转压力依然较大,重点企业3月末应收账款同比增长超过13%,多数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有所延长,资金流动性面临考验。下阶段,要加力落实好各项物流相关政策,优化物流企业营商环境,扎实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综合来看,一季度我国物流运行开局良好,展现较强的供给韧性和持续的发展潜力,供应链上下游运行循环畅通,单位物流成本稳中有降。特别是3月以来,物流景气水平及企业经营指标均有所改善,生产和流通环节回归常态,多数行业发展向好。企业对未来预期保持相对乐观,3月份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2%,环比回升0.8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仍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首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