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正文

疫情下我国应急物流保障短板如何补?

发布时间:2020-04-21 14:43:22 中国水运网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交通运输部物流保障办公室受理运输需求并下达紧急运输指令153项(书面指令58项,口头指令95项),累计运输货物3.79万吨。1月27日至4月18日,全国通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快递等运输方式累计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134.41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212.48万吨。其中,全国货运船舶进出港50217艘次,其中武汉水域累计保障载运重点物资船舶849艘次,保障运输电煤171.3万余吨、燃油41.1万余吨、粮食18.1万余吨。

为了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社会各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战疫”应急物流,有力保障了全社会特别是湖北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需求。但专家表示,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我们的应急物流在组织实施上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补短板,健全应急物流体系。

应急物流是疫情防控总体战“生命线”

有人把物流比作经济生活的动脉,它承载着整个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实体经济离不开物流,虚拟经济也需要物流做基础。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突发,卡在年关,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有人说,物资紧缺带来的恐慌似乎要大过病毒带来的。

疫情发生后,医疗物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又恰逢春节期间,大多数企业停工停产,工人回乡。同时,因疫情而采取的封路、封村等措施又再度给物资运输增加了难度,而这时就需要应急物流的大力保障。

所谓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多数情况下通过物流效率实现其物流效益。

有专家表示,应急物资保障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支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 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用酒精和消毒剂等重点物资的生产、采购、调配和供应至关重要。同时,维持疫区生产生活的日常物资供应也刻不容缓,应急物流发挥了疫情防控总体战“生命线”和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运行“先行官”的重要作用。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仅2月21日一日,全国就通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快递等运输方式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2.0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4.5万吨。1月27日至2月21日,累计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41.99万吨,运送电煤、燃油等生产物资97.1万吨。武汉水域累计保障载运重点物资船舶303艘次,保障运输电煤82.8万余吨、燃油14.3万余吨、粮食5.1万余吨。

除了传统物流,智慧物流优势也逐渐凸显。“为了运送紧急医疗物资,我们安排了多架无人机进行作业。”顺丰相关负责人举例称,2月12日,3架无人机执行顺丰速运湖北区将军路点部至金银潭医院的防疫物资运输投送,其中一架顺丰无人机的整个运送过程仅需7分钟。

此外,京东推出了“5G无人车”的配送模式,通过5G、高精度定位网络获得厘米级的定位能力,可让无人车直接将快递送到客户门口;苏宁在部分地区推出机器人协助配送计划,快递员送货至小区门口,后续机器人可接棒送货上门;菜鸟也启动了搭载智能柜的无人车,车一到人们便可自行取货,安全且便捷。

3月6日,在国家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表示,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一些重点物流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积极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以无人机自动分拣为代表的智能物流设备在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方面显示出其优势。这不仅对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场景下的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物流业整体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具有深远影响。

疫情应对暴露不足

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我们的应急物流在组织实施上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武汉市的应急物流,基本上处于群龙无首状态,捐助方、医院方等都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我解决问题。这样混乱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医疗物资、生活物资及时有效的供应保障,以至于医护人员一度得不到足够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不得不自行通过微信等媒介向社会发出求援信息。当然,随着联防联控机制的深入展开,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逐步协调运作,特别是驻鄂部队受命组织生活物资运输保障,九州通医药物流专业人员现场支援,后期应急物流开始高效运转。

专家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物资物流保障过程中,交通运输行业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举措,有力保障了应急物资物流需求。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部分地区为防控疫情实施交通管控“画地为牢”,导致应急物资物流网络运行不畅;二是应急运力调配尤其是应急物资中转场站分拨转运处理能力及末端分发配送能力不足,导致防控急需物资不能及时送达和分发配送;三是应急物资需求及生产、储备、采购供应、捐赠等物流服务需求信息,不能及时与应急物流供给信息有效共享、对接和匹配,导致疫情暴发初期应急物资物流指挥调度及运行忙乱、低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暨战略研究首席特邀专家魏际刚认为,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应急物流保障问题主要是:分散的应急物流需求让企业难以应对,新冠疫情发生后,一些重点物流快递企业接到相关政府部门、军方和各地政府的多渠道应急物流运输需求,分散化需求让企业感到应接不暇,加之要求高、春节运力不足,企业难以有效调配资源和优化保障,大量应急物流需求不能及时保障;应急物资干线运输通行不畅。一些地方未经批准封闭高速公路、阻断国省干线公路、擅自设卡、拦截、断路,带来物流通道不畅,干线运输通行受阻,运营车辆出入难度增大。部分省份封村封路现象严重;疫区末端快递收派难。快递配送是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重要渠道。交通管控从严、物资驰援增加,导致疫区快递配送单量激增。当地运力难以支撑,每天滞留大量快件。小区封锁导致快递柜成为“摆设”。用户选择离家更远的柜子,则增加了人员流动传播疫情的可能性。

亟需健全现代应急物流体系

“从这次疫情防控过程看,很多地方都表现出应急物资供应方面的被动局面。”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尹国杰接受采访时表示,疫情给我们深刻教训,建立健全应急物流体系非常有必要。

有业内人士介绍,在美国国内救灾方面,FEMA设有物流管理的专门单位,平时主要负责救灾物资的管理储备、预测各级各类救灾物资需求、规划救灾物资配送路线以及救灾物流中心设置等工作。当灾害发生时,物流管理单位便会迅速转入联邦紧急反应状态,根据灾害需求接受和发放各类救灾物资。日本在救灾的物流管理上,主要是制定灾害运输替代方案。事前规划陆、海、空运输路径(因海运和空运受震灾影响小,所以多利用这些资源);编制救灾物流作业流程手册,明确救灾物资的运输、机械设备以及其他分工合作等事项。

专家表示,我国各类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调配、运输、回收等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由于应急物流协调组织大多是在灾害发生时临时抽调组成临时机构,不利于有效协调、沟通和整合。例如,医疗器械、粮食、帐篷、车辆等救灾物资分别由医药卫生、粮食、民政和交通部门负责,这种模式不利于救灾时快速传递信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救灾保障成本。应在国家公共危机控制指挥系统中常设应急物流调度部门,统筹负责全国的应急物资储存和运输,对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并完善应急物流法律标准体系,将现有法律和规范作为基础,明确各参与主体权责、主要物资的存储及配送标准、基础设施使用标准、救援人员执行工作标准等,以法律的约束性和强制性确保应急物流体系运作。

还有专家认为,我国应依托现有资源挖潜升级,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应把确保应急物资快速准确运抵目的地并及时配送到急需应急物资的单位或个人作为应急物资物流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目标。可按照“平急结合、军民融合、共享联动”的总体思路,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和政策制度,充分挖掘我国既有交通线路网络、物流枢纽网络、运力资源、信息平台等物流资源潜力,构建平急结合、保障有力的应急物流网络及运力储备体系,以及共享联动的应急物流保障大数据平台,有效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应急物资物流保障能力。

高杲表示,要从更加中长期的角度,研究提升现代供应链水平。支持专业化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发展,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包括商贸业、金融业深度融合,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一体化协同水平,提升风险应对和应急保障能力。

首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