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构建协同型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现实需要。本文探讨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及理论依据,设计了协同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实现模式,并从战略、策略、技术三个层面提出了实施这一模式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协同
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复杂但不稳定,对农产品的采购、运输、加工、仓储、包装、配送没有形成规范的系统管理与控制,在流通过程中对于安全、卫生、环保的注意更是缺乏。而当今人们对于农产品在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要求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一、构建协同型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现实需要
农产品的范围包括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未经加工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剥壳、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包装等粗加工但未改变基本自然形状和化学性质的加工品。包括蔬菜、加工前的鲜奶、捕捞船上的渔获物。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农产品供应链有别于制造业供应链的特殊性,主要是源物质和产品自身的生物性、物流控制的管理的高难度性、主体构成的复杂性、时间竞争的局限性和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等。[1]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上具有鲜活性、即食性、难储性的特点,而且不像工业产品那样能够在企业内部实现标准化作业转换,由此,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更依赖于供应链上各主体之间的共同努力。而且,农产品供应链的参与者众多,物流数量大, 品种多,物流难度大且供应链易断,要在物流过程中采用绿色供应链的模式做到产品不污染、不变质且物流过程低成本节能低耗运行不是一件易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共同构成了农业再生产的有机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或不畅势必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构建协同型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有利于供应链资源集成、功能集成、信息集成和组织集成,各节点企业协同活动,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形成网络化、敏捷化和柔性化的供应链系统,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现实需要。
二、构建协同型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可行性及理论依据
“协同"指的是复杂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在操作运行过程中的合作、协调、同步。在宏观上这一概念表现为整个系统的有序化。农产品物流模式是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农产品物流要素构成的具有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供应链协同思想就是科学地寻找支配系统演变的序参量,促使系统达成新的更高级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