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品的流通过程包含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这“四流”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只有“四流”的有效整合,才能最终实现经贸物流的一体化。本文的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以及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经贸物流一体化;其次,对经贸物流一体化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提出了实现经贸物流一体化的四个对策:组建物流网络、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建设经贸物流一体化信息平台和组织结构的重组;最后,以G公司的案例说明这些对策在经贸物流一体化的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字:商贸流通业 经贸物流一体化 对策 G公司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总体规模开始增长,服务水平也出现了显著的提高: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的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现下降的趋势。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物流业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为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4年就启动了《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正式确立了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地位;2008年,为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国务院将物流业正式纳入十大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物流是十大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唯一的服务业规划,这对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可见国家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
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物流业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是专业化的物流供给能力不足,“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是物流企业总体的信息化水平偏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还没有信息系统;四是缺少相应的行业标准,严重阻碍物流的发展。
2.发展趋势——经贸物流一体化
传统的物流就是简单的仓储加运输的形式,根本没有什么增值服务,这也就造成了整个物流行业物流成本过高而利润非常低的状况,一般的商贸流通企业也就不愿意在物流上投入过多的成本,而是选择将全部物流业务的外包,导致了商流与物流的分离,严重阻碍了流通的产业化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提高,物流行业已不再是简单的仓储加运输的形式,物流行业已成为一个高利润的行业,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之间的驱动更加明显,一方面,物流的发展推动了商流的流动,另一方面,商流的发展又会带动物流的进步,商流与物流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经贸物流一体化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
二、经贸物流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1.优化供应链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多年保持高速的增长,物流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能力仍是物流业发展的瓶颈,这也导致了物流很难满足企业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的需要,物流业的现状越来越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物流和商流、信息流不协调导致的,经贸物流一体化能有效改善这种状况。通过建立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可以保证商流的顺畅流通,还可以节约物流成本;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可以保证商贸流通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信息的畅通,有利于双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加深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
2.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流动资金对商贸流通企业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流动资金是限制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目前的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供货商发货后收货人不及时支付货款的情况时常存在,商品流通中经常会出现三角债的情况,被拖欠货款会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一旦对方的经营陷入困境,就会对本企业的资产构成威胁。如果从事商贸流通的企业能同时经营物流业务,通过经贸物流的一体化,就可以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流通企业最好不要做低端的物流运输业务,因为这些业务的投入较大且利润低,不仅不会分散企业经营风险,还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影响主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