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协同学的角度对供应链的协同管理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供应链剩余是供应链系统的序参量,它支配并役使着整个供应链系统演化和发展。分析了作为供应链剩余的序参量与供应链系统内部专业化、信息化和知识管理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对供应链系统演进的作用。
关键词: 供应链协同管理;供应链剩余;协同学;序参量
1 引言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发展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未来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1]新一代的供应链战略就是协同供应链,供应链竞争的关键是供应链系统的协同。
供应链协同是指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进行的彼此协调和相互努力。[2]各节点企业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结成一种网络式联合体,在这一协同网络中,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可动态地共享信息,紧密协作,向着共同的目标发展。协同供应链以信息的自由交流、知识创新成果的共享、相互信任、协同决策、无缝连接的生产流程和共同的战略目标为基础。
目前关于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多集中于关于协同方法与技术,关于供应链协同机制和机理理论研究的比较少。[3-6]人们已经认识到供应链是由若干相对独立的自主实体构成的网络,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中,企业可以同时属于不同的供应链。从本质上讲,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系统。在客户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中,供应链逐渐显现出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不确定性等系统性特征,因此需要引入新的理论来对供应链管理的协同机制进行研究。
协同学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 Haken)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它以现代一些最新的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类比分析,建立了一整套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法来研究复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规律。[7]本文将从协同学的角度对供应链协同管理进行初步的分析。
2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协同学分析
协同学理论认为,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协同效应[8]。
协同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各种开放系统,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无论是微观系统还是宏观系统都包含在其中,这就使协同理论具有了广泛的适用性。协同学论证了对于复杂系统从无序到子系统的协同运作达到有序状态所遵循的普遍规律。
协同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序参量。[7]序参量作为代表系统有序化程度的宏观量,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序参量是子系统之间通过密切合作和协同一致所形成的一种整体模式,是子系统之间多种相互作用结合而成的一种合力。而序参量一旦形成,便成为系统的控制中心,反过来对所有子系统起着支配和主导作用,从而决定整个系统的有序结构和功能行为。序参量的确定对供应链系统协同管理的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序参量支配并役使着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演化与发展。
2.1 供应链剩余是供应链系统协同管理的序参量
供应链剩余是一种合作剩余,它是指供应链中所有的企业,包括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形成供应链后的利润减去加入供应链前的利润所得差额的总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