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淮南矿业集团)是国有大型企业,主要生产和经营煤炭、电力、机械、房地产、煤化工、物流业等,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和6个煤电基地之一,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连续多年被中国工商银行评为“AAA”级信用企业。
淮南矿区位于华东经济发达区腹地,安徽省中北部,横跨淮南和阜阳两市,淮河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铁路东接京沪线,西连京九线,水路通江达海,公路四通八达。淮南矿区向北,和省内外诸多矿区连成一片,这片地域盛产煤炭,物资需求巨大。淮南矿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货畅其流,发展物流产业,区位优势明显。
进入新世纪,淮南矿业集团抢抓机遇,提出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的发展战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至2008年,原煤产量突破6000万吨,居全煤行业第6位,电力生产装机规模达800万千瓦,主营业务收入273亿。
淮南矿业集团物资供销分公司是淮南矿业集团的物资供应责任部门,现有职工1583人,18个科室,驻矿供应站和驻外公司33个。供应站分布在淮南的五区一县和阜阳市的颖上县;经营点有上海、南京、镇江、合肥、阜阳、重庆等物流贸易公司;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2008年完成物资采购额103.65亿元,实现对外物流创收利润1个亿。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内外部物流一体化整合与运营的背景
在当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传统物流加速向现代物流转型,朝着全球化、集约化、协同化和现代化方向不断深入。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淮矿物流乘势而上,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管理模式走上社会物流大发展的快车道。
从区域经济形势来看。国家将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安徽省紧邻长三角,属泛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因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成本问题所引起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已成必然。一方面中部地区,尤以安徽为主,将成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区域,这就给安徽等中部地区的机械制造及加工业带来长足发展的机遇,随之而来的将是物流业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加强中部与长三角的紧密连接,提高中东部的运输能力也将成为国家正在考虑问题。只要我们把握好机遇,合理定位,积极进取,发展物流产业是有作为的。
从淮矿物流发展变迁来看。上世纪末,我国各大矿务局物资供应体制是:局、矿两级采购,两级储备,两级运输。其弊端:一是多头采购,不能发挥规模优势,采购成本不断升高;二是多头储备,造成储备资金占用大,造成物资积压;三是多头运输,车辆设备分散使用,效率低,费用大。
2000年淮南矿业集团在全煤系统率先整合内部物流资源,创新“三集中、三分离”的物资管理模式。“三集中”即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物资使用单位无权采购,不许储备,不再运输。淮南矿业集团物资供销分公司负责集中采购和储备,直达配送,服务到现场。“三分离”“即做到市场采购权、价格控制权,质量监督权”三权分离,各负其责,相互制衡。“三集中、三分离”的管理模式创新不但整合了企业内部的物流资源,而且采购成本、储备资金、配送费用大幅降低,拓开了第三利润源,同时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建立了物流信息平台,使原有的企业采供工作实现了向企业物流的转变。
2002年以后的淮南矿业集团跨越式发展,使集团公司物资采购额年年翻翻,2005年即达到30亿元以上。为了提高物供保障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公司利用原有的望峰岗总仓库在2006年6月创建了淮矿物流大市场。该库位于省道旁,地理位置优越,内有仓库、堆货场、铁路专用线及各类装卸设备,面积近10万平米。在大市场园区设钢材、机电产品、工具类产品、劳动保护用品四个专业化市场,有专门的交易大厅,进行购销交易。如:钢材交易市场已引进同业供应部门10家,钢厂9家,较大规模的中间贸易商11家,共30家厂商入驻。10家煤炭企业供应部门通过钢材市场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各自的采购规模和供应商资源,形成较大的采购优势,实施联合采购,降低采购成本。9家钢厂的入驻进一步密切了供应商伙伴关系,为做大钢材物流提供了资源保障。11家钢材贸易商入驻,不仅带来了资金和充足的资源,而且品种丰富,满足了个性化需求。这个钢材交易市场已是皖西北地区功能最完善,规模最大的金属材料交易区,年吞吐钢材60万吨。交易区内的交易大厅配备了大型的电子显示屏幕,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交易信息,区内铁路专用线以及充足的运输车辆,装卸起重设备和专业的仓储、装卸、配送队伍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的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