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我国加入WTO,物流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成为朝阳产业显示出勃勃生机。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对包括国际物流在内的世界经济打击巨大,我国的物流业也遭遇“寒冬”,物流企业步履维艰、惨淡经营。为了应对危机,国家出台了从宏观层面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本文仅从微观层面研究认为,创新营销管理成为物流企业化“危”为“机”和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物流企业;供应链;营销管理;创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促进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会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但是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以来物流业遭遇“寒冬”。据统计,200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可达88.82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增幅同比下降8.1%;物流业增加值增幅同比下降5.7%;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幅同比下降3.5%。有专家称,在社会流通领域中,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近20%,而美国的比重是10%,比美国高出近一倍。我国物流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不少物流企业反映,仓储企业的毛利率已降至3%—5%,运输企业只有1%—3%,经营发展陷于困境。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佐透露,目前已有超过四成的物流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市场。我国物流业如何走出困境,本文认为创新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营销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一、物流企业存在的营销管理问题
企业经营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作为业务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活动以及将它们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机结合的活动的经济组织的物流企业,不仅要关注工商企业的营销物流,还要注重自身的物流营销和管理。中小型物流公司大多是由原来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演变进化而来,名称虽然换成物流公司,但营销理念、模式、机制、策略、手段并没有完全转型,存在“五多五少”现象。
1.做“业务”的多,做“营销”的少
物流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已经进入营销时代,要树立“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营销思想。众所周知,做业务和做营销有其联系,但又有其本质的区别。物流企业的产品就是服务,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并使其满意为经营目标。然而,有的物流企业在观念上单纯地把采购、仓储、配送、运输等服务视作“业务生意”;在机构上只设业务部,没有营销部门;在业务上只注重注重订单,不讲究营销策划和客户管理;在服务上态度怠慢地对待发货人、接货人,送货不到位、不及时,野蛮装卸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折射出营销思想的缺失。
2. 贪大求全的多,市场细分的少
现在的物流公司不论大小,大多无所不能,仓储、运输、配送都做,“海陆空”业务“通吃”。“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台电脑”的小型物流企业,业务领域也很宽,经营范围也很广,甚至国际物流的“服务合同”也敢要。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因为缺少服务市场细分,缺少战略定位、缺少服务特色,众多企业一个模样,其物流服务方式、服务项目、营销策略趋于“同质化”,结果是“红海”厮杀,大打价格战,陷于恶性竞争的泥潭。
3.拉业务订单的多,建战略伙伴的少
当今市场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毋庸置疑要做市场,要尽可能获得客户的订单,但这还不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必须要加强供应链的战略联盟建设,一方面要与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建立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节点,另一方面还要与物流同行建立良好、和谐的竞合关系,构建第四方物流的战略同盟。目前物流企业疏于构建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究其原因,一是构建战略伙伴关系的营销意识不够,认为“天上的凤凰不于手中的麻雀”,满足于眼下的业务订单,不愿意花人力、物力、财力去谋划未来的业务。二是供应链的中心企业大多是大型的制造型企业,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大多因业务能力不强,经营管理落后、信誉度较低,难以与大型物流公司和国际物流公司竞争,游离在供应链之外。